栏目导航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新闻中心

在希望的田野上——于敏校长在高三百日冲刺动员会上的讲话

作者:于敏 发布时间:2020-02-28 12:47:39 浏览次数:
 
 
    亲爱的同学们——
  好久不见,想念你们!
  未来可期,相信你们!

 
  迷  雾

 
 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: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。
  07年,弗兰克导演了一部科幻、惊悚电影——《迷雾》。画家大卫带着儿子生活在一座风景怡人的小镇里,小镇经过大雨的洗礼,本应该恢复清爽的泥草气息,可是远方突然逆风飘来了浓密黑雾。
  厚重、非自然情况下形成的大雾,几乎在眨眼功夫就包围了整个小镇,最让镇民们想象不到的是,浓雾中隐藏着一股恐怖且邪恶的超自然力量,一时间生灵涂炭。
  “迷雾”来自小镇旁边一个军事基地正在进行的秘密实验的失败,周边的生物都成了受害者,纷纷变异,嗜杀成性。
  大卫与儿子退避到一家超市中。超市里聚集了很多人,有律师、职员、超市老板、家庭主妇、学生、还有宗教狂热分子,还有一些军官等等。
  听从劝阻,耐心待在超市里的人,得到了暂时的安全。执意走进迷雾之中的人,都被杀害。
  恐惧、惊慌、挣扎、悲伤、绝望……人们的精神濒临崩溃。一些人开始因霸占物资而互相残杀;军官们成为了居民仇恨的对象,被推出超市等死;宗教狂热分子开始散步谣言企图壮大势力;平日里有纠纷的人们,开始互相陷害;有的人,冷漠地看着别人被破窗而入巨型黄蜂蜇死,而自顾躲藏,却不帮忙。
  大卫领悟到,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外面那些未知的东西,而是与自己一起躲到超市中的那些曾经如此熟悉的居民们。人性,生命,在这一刻都受到了巨大的考验。
  唯有大卫、超市老板、一位老奶奶,他们坚守善良,拼命地保护大家。他们也因为帮助别人而赢得帮助,成为少数依然活着的人,等待着救援……
  迷雾中的怪物越来越多,体型越来越大,超市也渐渐地失守。大卫与众人的坚持也渐渐地动摇。这时候,超市老板用自己的牺牲,掩护大家冲进了一辆汽车。大卫、儿子、老奶奶迷茫地冲撞前行,看不到方向。
  开着开着,汽车没有油了,无法再前行。此时,迷雾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巨响,三人猜测一定有一个巨大的怪物就在前方,他们陷入深深的绝望。因为不想被吃掉,三人决定用最后一把手枪,结束生命。
  大卫流着眼泪,绝望地先后对老奶奶和对自己的儿子,扣动了扳机。轮到自己时候,却发现枪里没有子弹了。大卫很痛苦、呐喊、万念俱焚……轰隆隆的声响即将至眼前,大卫走下车准备赴死。
  影片最后,轰鸣的响声进入视线,迷雾竟然渐渐散去,竟是政府军队的坦克、飞机和大量救援的部队。画面定格在大卫的背影,影片结束。
  罗曼•罗兰曾经说过:“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。”
  罗素曾经说过:“希望是坚韧的拐杖,忍耐是旅行袋,携带它们,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。”
  人生像马拉松,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,才能称为胜利者。
  荀子曾经说过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  

 

 
 
  活  着

 
 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文章里曾写道:“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: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。”
  1994年,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影片上映,故事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《活着》。
  主人公叫福贵,生在富贵人家。但是他却嗜赌如命,后来家底儿输光了,老爹气死了,怀孕的妻子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。
  福贵就这样落魄生活了很久,妻子因为舍不得他带着新生的儿子,后来就回来了。福贵开始珍惜简单的生活,洗心革面,和一个村里的春生一起经营起了皮影戏。
  然而好景不长,福贵与春生都被国民党的军队拉去当了壮丁,饱受战争的苦难。炮火连连,福贵对家人的思念从不曾停止。
  福贵与春生约定,两人一定要活着回去。然而,当历尽千辛万苦,终于回到家中,福贵才知道母亲已去世,女儿凤霞也因生病成为了哑巴。然而,生活总得继续。就这样,让时间抹平伤痛,福贵与家人继续过起清贫而又平凡的日子。
  “大跃进”时期,福贵的儿子在玩耍时候,被当上区长的春生不小心,开车撞死了。福贵伤痛欲绝,妻子更是不能原谅春生,从此不愿意再见春生。
  到了文革时期,春生遭到迫害,春生的妻子自杀了。一天半夜,春生来到福贵家,把毕生积蓄要交给福贵,下跪致歉,并表达不想再活下去。
  看到春生的遭遇,朴实善良的福贵妻子,放下心结,走出来,安慰和面对春生,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地活着。
  多年以后,福贵的哑巴女儿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,两人喜结良缘。然而,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。不久,女儿凤霞生下一子,却因难产而死。女儿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,聪明又可爱。
  影片尾声,福贵及妻子来到儿子、女儿坟前感伤而又平静地烧纸。嘴里念叨,孙子馒头赶上好时候了,他将来这日子一定越来越好。影片最后,在福贵、妻子、女婿、孙子,一家人简单、常见、朴素、平静且温馨吃饭的场景中结束。
  福贵的一生,曾拥有良田百顷、深宅大院,然后在赌博中丧失殆尽。
  他曾不得不向占有了自己一切家产的仇人低头,在曾属于自己的农田里汗流浃背地务农,然后看着仇人因这万贯家财而死于非命。
  他曾拥有一同浴血奋战相依为命的战友,然而看着他在混乱的崩溃的时代秩序中被淹没,悲惨地死去。
  他曾拥有父母陪伴身边,然后在时间的浪潮中目送他们远去。
  他曾拥有孝顺可爱的孩子,然而在灾难中看着他们殒身于不幸。
  回首望去,福贵曾经拥有很多,然后一点一点地全部失去。但是他依然活了下来,他选择活着。
  山珍海味不再,只有吃糠咽菜;万贯家财不再,只有家徒四壁;儿女双全不再,只有孤苦伶仃;父严母慈不再,只有孤单一人;切骨之仇不再,只有了无遗憾。
  他已经有了撒手人寰的资格和理由。
  可他依然选择活着。那么,活着是为了什么呢?
  有人曾问:“这个世界对我到底是深情的,还是无情的?”
  有人回答说:“世界并不认识你,它是无意的。”
  有人说,来到这个世界,就请你完完整整地走完整个旅程,不要踌躇,不要犹豫,不要懊恼,不要悔恨,不要惋惜,不要自责,不要急躁。因为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、活着的人,在你经历了一生当中,要经历自己本该就经历的一切。
  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
  故事里,余华曾写道:
 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,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。
  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,无聊和平庸;
 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
 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,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。
  遇见你真好,想陪你到老。

 

 
  救  赎

 
 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过:想升高,有两样东西,那就是必须作鹰,或者作爬行动物。
  94年,导演弗兰克执导了影片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
  20世纪40年代,银行家安迪被诬陷杀害妻子而入狱。在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,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灰暗绝望的余生。
  监狱里的生活是悲惨的、肮脏的、渺茫的,鱼龙混杂、罪恶横生、黑白混淆。
  瑞德,是囚犯之一,他带着年轻时犯下错误的悔恨,在狱中度过了几十年。他是狱中交易商,后来与安迪结为好友。
  诺顿,是监狱的典狱长,贪污、做黑帐,魔鬼狰狞的面容。
  布鲁克斯,被称为“老布”,也是囚犯之一。负责监狱里的图书馆,他与一只小鸟作伴,吃饭的时候会将小鸟藏在怀里喂养。
  男主安迪由绝望、悔恨到知晓自己的冤屈之后,他开始强烈地向往自由,渴望新的生活,渴望伸张正义,不想一生就此度过。安迪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锲而不舍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,想他人之不敢想,做他人之不敢做。
  表面看来,他已跟别的囚犯一样,对那堵高墙不再憎恨,变为接收,但是实际上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着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。
  弱不禁风、书生气十足的安迪,在各种折磨之下,不曾流过一滴眼泪。安迪通过瑞德的帮助,弄来一把小锤子,藏于《圣经》之中,一句“得救之道,全在于此”,追寻自我思想和行动的救赎,靠自己打破禁锢之苦。
  1948年入狱,1967年挖通,1975年逃出。一把手指大的小小的锤子,他就这样挖了二十年。
  岂能一帆风顺?墙挖的动吗?墙那边是什么?惊动室友了怎么办?墙上的洞如何不被发现?挖不通怎么办?通道窄小逃跑速度慢怎么办?逃跑需要多少时间?中途被逮回来怎么办?二十年里,如果中途被迫害怎么办?监狱里同样被冤枉的好友怎么办?心理的压力、渺茫的希望又该如何承受?
  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出错,都将前功尽弃,失去自己的生命,失去洗清冤屈的机会,失去举报罪恶的机会。
  经过二十年与命运的抗争,在一个风雨交加、雷声大作的夜里,安迪越狱成功,得到了灵魂救赎。
  服刑期间,安迪曾和好友瑞德说过:“如果有一天,你可以获得假释,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。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,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。到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。”
  经过40年的监狱生涯,安迪的好友瑞德终于获得假释,他在与安迪约定的橡树下找到了那个铁盒,里面有一些现金和一封安迪的手写信,两个老朋友终于在蔚蓝色的太平洋海滨重逢了。
  因为安迪的告发,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曝光,其因罪恶选择了自杀。
  此外,在服刑50年之后,那个负责监狱图书馆的老布刑满释放。但是,不再有任何向往、心早已死去的他,已经习惯了服从监狱生活,无法适应外面的新世界,在一个夜晚的风雨交加中选择了自杀。
  幸运降临给决心行动的人,什么时候开始懒惰,幸运就告别。
  著名寓言家克雷洛夫说过:“现实是此岸,理想是彼岸,中间隔着河流,行动则是架在它们之上的桥梁。”
  莫泊桑曾经说过:“人应该活在希望之中。”
  马卡连柯说过:“培养人,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。”
 
  美丽人生
 
 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过:“幸福很简单。一是睡在家的床上,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,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,四是跟孩子做游戏。”
  97年,著名导演罗伯托•贝尼尼执导了一部二战题材影片《美丽人生》。讲的是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意大利。圭多是男主人公,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、但是心地善良、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。
  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,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,主人公圭多因为有犹太血统,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。生活所迫,选择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,他以真诚、纯朴、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,也因此赢得了妻子多拉的芳心。
  婚后,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。圭多闲来无事时候常和儿子玩游戏,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。可在儿子乔舒亚五岁生日这天,纳粹分子抓走了他们父子俩,把他们送往犹太人的集中营。妻子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,但她坚持要求和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,就是因为舍不得。
  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战争悲惨的阴影。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,圭多一方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,向妻子报平安;一方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儿子,他哄骗儿子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游戏,遵守游戏规则,你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作为玩具,就可以回家了。天真好奇的儿子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,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呀!战争里所有事实上的残忍,就这样在儿子眼里都成为了游戏和童话。
  儿子也因此变得坚强,强忍了饥饿、恐惧、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。
  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。解放来临的时候,一天纳粹准备逃走,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,千叮嘱万叮咛让儿子不要出来,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救妻子多拉,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,拖走,准备执行枪决。
  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儿子乔舒亚的铁柜时候,圭多还乐观地、大步地行走着,生怕儿子看见他的伤心,仿佛游戏还在进行,暗示儿子不要出来。不久一声枪响。天亮了,儿子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,站在院子里,这时盟军一辆真的坦克车开到他的面前,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,将他抱上坦克。
  慈爱的父亲为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免受摧残,谎称这痛苦的集中营旅行只是一场为了获得生日礼物的刺激游戏,在营中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,最后为了一家人团聚而献上自己的生命。
  该片获奖无数,想告诉所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们,坎坷都是暂时的,相信和享受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。就像似在集中营里,圭多脸上始终带着笑容,为孩子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空。父母的恩情,深似海。
  冰心曾经说过:“父爱是沉默的,如果你感觉到了,那就不是父爱了!”
  歌德说:“从母亲那里,我得到的是幸福,是讲故事的快乐。”
  纪伯伦曾经说过:“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,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终身遗憾。”
  居里夫人说过:“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,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的幸福。”

 

 
  同学们——
  希望你们像《迷雾》里一开始的大卫那样,在人生每个未知的灾难面前,一直保持善良,保护亲人,帮助他人,不失去斗志和勇气。
  希望你们像《活着》里后来的福贵那样,在人生每个艰苦的挫折背后,不屈不挠,不泯灭希望,永远坚强,珍惜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。
  希望你们像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的安迪那样,在人生眼前不如意 的境况面前,充满智慧,调动力量,锲而不舍,追求想要活出的模样。
  希望你们像《美丽人生》里的圭多那样,在人生每个巨大的坎坷面前,永远保持微笑,攻坚克难,追求正义,担当家人和社会温馨的避风港。
  同学们,我们都在希望的田野上!
  有希望的人,在奔跑;没希望的人,在流浪,因为不知心灵的向往。
  有希望的人,在感恩;没希望的人,在报怨,因为觉得生活都是亏欠。
  有希望的人,睡不着;没希望的人,睡不醒,因为不知醒来要去往何方。
  有希望的人,内心安宁;没希望的人,内心茫然,因为大海里航行没有方向。
  同学们,好好学习,实现理想!想念你们,相信你们!加油!